我的位置: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 成果展示 / 代表性成果 /

山江海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国土空间优化技术与乡村振兴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25

  成果名称:山江海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国土空间优化技术与乡村振兴模式

  研究方向: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

  参与人:胡宝清、陆汝成、卢远、赵银军、屠爽爽、谢余初、谭华云、何显锦、李宛怡

  成果简介:聚焦广西山(桂西南喀斯特)江(西江流域)海(北部湾海岸带)独特的人地系统特征,从人地系统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数据采集、智能模拟、研究范式等方面,全面构建人地系统研究体系,阐明人地系统耦合机制,研发国土空间优化技术,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建了集机理研究、技术研发、模式探索于一体的人文地理综合研究方法,服务广西山江海可持续发展。

  (1)山江海人地系统耦合机制研究。按照“研究范式-理论体系-方法集成-数据模型-环境效应-响应模式”的思路,系统开展了山江海地域系统理论体系、思路方法与智慧决策、耦合关键带及环境效应、山水林田湖草海统筹共治等方面的研究;组建支撑山江海地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分析了山江海复杂性空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及风险,对区域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揭示了山江海复杂性空间不同区域的警示性分级;实现山江海研究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其情景模拟、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分异及其高质量发展分析。全面构建了山江海人地系统研究体系,阐明山江海人地系统耦合机制。

  (2)国土空间功能评价与优化调控技术。针对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地区国土空间现状,通过构建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三生功能在空间的异质性和自相关性,确定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格局,开展国土空间功能质量研究,诊断区域功能分区问题,揭示广西山江海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山江海地域系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分区方法和分区指标体系,确定山区农业农村综合整治区、左右江流域石漠化综合整治区、沿海沿边发展综合整治区、郁江河谷城镇优化综合整治区和桂东南特色产业综合整治区等五个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区,提出了相应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技术与建议,为全区国土空间管控与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3)乡村发展重构格局与振兴路径模式研究。开展广西乡村发展格局特征、乡村聚落空间分异与类型划分、典型流域乡村绅士化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欠发达山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测度等专题研究,综合评价广西全区乡村发展水平和乡村重构强度的格局特征,识别乡村发展与重构的问题区域,基于科学的发展定位,依据五大经济区的资源特征和发展基础,从宏观层面统筹分析了桂南、桂中、桂北、桂西的乡村发展路径模式,并针对问题区域,围绕优化乡村空间格局、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弥补设施短板等关键领域,提出了研制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重构的调控措施建议,为广西兴边富民、民族和谐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将本页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