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 人才培养 / 学生科研 /

2019年实验室指导学生大创项目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0-05-08
院内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姓名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推荐级别 项目简介(200字以内)
1 201910603077 北部湾–左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健康评价 李雪霜 刘梓仪,黄一冰,苏晓霞 胡宝清 教授 国家级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从而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成为我国当前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任务。项目以北部湾–左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山体结构、水体流量、森林功能、农业生产、河湖环境、人类生活这六个方面构建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采用模糊分析方法实现研究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评价。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201910603078 芒果叶片化学参数及高光谱信息特征研究 刘津龙 张晓霜,陈素娟 黄玉清 研究员 国家级 芒果是百色支柱产业。多年来大面积种植芒果需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病虫害频发,需要在宏观上提供指导和管理。为对芒果种植业相关特征参数进行实时诊断,本项目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植物化学参数分析方法,在百色田阳县进行芒果叶片和冠层高光谱信息和光合作用进行测量,并同步采样分析其化学成份含量,获取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植被指数,为芒果生产管理和产业智能化提供科学依据。
3 201910603079 广西邕江石头船贝丘遗址的古环境研究 邱华 覃学胜,黄康华 郝秀东,黄胜敏 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国家级 本项目在广西邕江石头船贝丘遗址考古基础上,通过沉积剖面进行调查和采样,对沉积物中孢粉所记录的古环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遗址古环境变化过程,为重建邕江全流域全新世古环境演化及人类响应研究做出贡献。
4 201910603080 西江水系对蛙类种群的隔离效应---姬蛙科物种为例 岑洋林 潘榆榕,周广妹,梁颖娴,张子龙 陈伟才 研究员 国家级 地理隔离是物种分化和产生的一个重要模式。对于许多两栖动物来说,河流是它们扩散的天然地理屏障。西江水系比较特殊,是验证河流障碍假说理论的理想场所。本研究主要采用种群遗传学、系统发育学和比较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西江水系对两栖动物蛙类种群演化的影响,验证西江水系是否是南北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并结合历史地质事件解释物种种群演化的途径和方式。这些结果将会有利于探讨我国华南地区动物地理区系成因。
5 201910603081 北部湾河流冲淡水对典型海洋牧场的水文动力结构影响 莫凌卿 李柏池,滕倩霞,黄献铭,陆康明 高劲松 副研究员 国家级 国家2018年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实现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供给侧改革。同时北部湾紧邻越南,位置显要。然而,北部湾河流冲淡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广西典型海洋牧场有怎样的影响都不清楚。因此,本课题在已有的北部湾三维斜压水动力模型基础上重构模型,分析钦江和茅岭江对龙门生蚝养殖区影响。本课题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牡蛎的养殖效率,降低死亡率,为广西海洋环境保障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6 201910603082 北部湾海岸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窦美萱 梁爱想,钟家兴,覃惠连,黄利娟 张建兵 副研究员 国家级 北部湾海岸带区是开放开发的热土,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强烈。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系统在生态压力增大时极易遭到破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重要指标。同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能反映参与调控土壤中能量,是土壤活性养分的储库。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生态建设和对土壤肥力,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 201910603083 广西金钟山典型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李维标 李珊珊,周世凤,刘妍,王秋礼 苏宏新,唐金利 副研究员,实验员 国家级 金钟山一带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山原中山山地。随海拔升高,植被依次呈现出4个分布带:沟谷落叶阔叶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原生林面积出现一定萎缩,人工林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我们的团队希望通过对金钟山典型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考察,寻求到一个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和原生林保护的平衡点,为当地的林业发展提供帮助。
8 201910603084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典型喀斯特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李桂源 俞艳厅,覃湘芩,罗岚方,莫畅畅 闫妍,胡宝清 副研究员,教授 国家级 环江县喀斯特森林区域中土壤相对稀缺,对植物的生长极不利,演化情况是生物量在减少。因此,环江县喀斯特森林的生物反演对当地喀斯特地区有着重要意义,以多源遥感影像数据Landsat数据和ALOSPALSAR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及其结合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将遥感卫星上的影像数据跟实地上随机样点实测数据结合分析起来,指为保护环江县喀斯特森林区域的生态和制定相关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9 201910603085 结合多源空间数据的校园建筑物群组识别 卢金莉 梁广清,陈少梅,黄辉,华境达 何显锦 讲师 国家级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日渐转型升级,时空大数据跨界融合与应用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在对建筑物进行功能识别时,缺乏精细分组,对于大范围的相同功能区,从精度上无法满足用户对区域场景的快捷认知。项目拟通过收集建筑物、道路网矢量数据及与之匹配的影像等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融合、建筑物功能聚类,精准划分城市建筑物群组。研究结果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公众辅助决策、电子地图等有良好应用前景。
10 201910603086 广西北部湾红树林遥感识别分类研究 李月娴 岑哈琳,乔梦玲,莫惠伟 杨元征,杨健 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国家级 红树林是低纬度海岸植被群落,具有高生产、高归还率和高分辨率的“三高”特点,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堤岸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红树林处于面积减少、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危险境地。本项目以广西北部湾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绘制域内近30年红树林空间分布图,探究其面积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能为红树林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1 201910603087 南宁市主城区桑寄生科植物寄生现状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武云燕 吕晓丽,黄绿欣,陈瑶,陈康凤 刘菊,张成虎 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国家级 南宁市别称“绿城”,素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体现了南宁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鉴于桑寄生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南宁市桑寄生科植物的寄生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评价其对南宁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南宁城市生态建设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12 201910603088 喀斯特优势树种木质部纹孔结构特征研究 肖雅婷 李思烨,李舒婷,刘心雨 刘艳艳 助理研究员 国家级 导管细胞壁上的纹孔是植物水分胁迫条件下决定木质部导管能否气穴化栓塞的关键,其特征直接影响植物能否安全有效地将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然目前因技术成本高以及数据获取较难使得纹孔方面的研究相当缺乏。本项目将选取广西12种喀斯特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木质部纹孔形状、大小、密度等特征,来研究纹孔对植物抵抗气穴化栓塞能力、适应水分胁迫环境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气穴化形成的内在机制。
13 201910603089 南宁市过敏性花粉的现代监测研究 郑旸 徐敏,陈美莉,黄秀妹,李维标 郝秀东 助理研究员 国家级 本项目通过重力收集法,在南宁师范大学地理楼和萃贤楼楼顶放置空气花粉捕捉器即将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放在监测装置内,每24小时进行一次采集。并在显微镜下鉴定,分析以统计出南宁地区一年不同季节空气中的过敏花粉的种类、浓度、来源、散布特点及过敏花粉汇集规律。这不仅能为南宁地区的花粉过敏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研依据,还能制定出符合当地需要的最佳绿化方案,为外出提供便利,保护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4 201910603090 固氮植物引种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 庞榆 吴海娟,黄亮,黎俊 贺同鑫 助理研究员/中级 国家级 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层浅薄、养分储量低,土壤肥力的保持依赖有机碳的积累。激发效应是联系土壤碳输入和输出过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氮素依其含量的多寡以及与有机碳的比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本项目以广西环江喀斯特野外观测站“固氮灌木调控与氮磷添加草地观测样地”为依托,研究固氮植物引种通过调控恢复生态系统氮素有效性将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恢复提供基础资料。
15 201910603271 岩溶植物根系提水和再分配研究实验 李佳倡 黎婷,许陈杏 黄玉清,赵鑫 研究员,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岩溶地区石漠化日益严重,而水力提升作用所释放的水分可缓解干燥土层水分匮乏,对改善自身促进植物养分吸收、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和矿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岩溶植物根系提水作用试验研究对岩溶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青岗栎为模板植物,建立盆栽实验,观测植物根系在不同含水量的环境下的可塑性变化,监测植物生长与水分来源及变化的系,确定岩溶植物水分再分配现象,以期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依据。
16 201910603272 广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调查 胡琴 李春鹏,阮金芳 王爱华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旨在提高我们野外实践能力,增加对广西植物种类与价值的了解,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植物打下基础。关于保护区植物研究,国内已有部分针对区内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也有学者对区内植被类型特征进行研究。据我们野外实践考察和与保护区负责人交流发现区内还存在很多新纪录分布种,且缺乏植物物种名录及相关资料。本项目采用路线调查与样方调查结合,对金钟山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目前已与保护区合作建立野外监测平台。
17 201910603273 钦州茅尾海地区海洋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温玉娟 姚玉梅,唐民 黄文龙,严小敏 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自治区级 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海洋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大,灾情损失严重,脆弱的灾害承灾体对灾情放大的作用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项目选取长年受海洋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广西钦州毛尾海地区开展案例研究,建立基于地理网格化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模型(HOP),通过对整个示范区内的承灾体进行危险性评估、分类和定级,设计空间地理建模系统智能规划避灾区路线,达到最大程度降低核心区经济损失,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与实践意义。
18 201910603274 喀斯特石漠化典型恢复生态系统雨季氮转化速率及气态氮损失量化研究 劳永双 李凌玉,韦俞姿,林清,叶丰豪 孙建飞 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地质,成土速率缓慢人为开垦活动导致土壤氮素流失严重,使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初期(草丛、灌丛阶段)植被受氮素限制,减缓喀斯特生态系统演替进程。本项目以我国西南喀斯特草丛、灌丛恢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进行15N同位素示踪实验,结合室内15N同位素稀释法和氮素循环模型估算土壤氮素转化速率,量化恢复生态系统土壤氮转化速率和气态氮损失,揭示喀斯特恢复生态系统氮素限制的关键过程。
19 201910603275 桂西北典型矿山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冯子旭 吕灿,肖琳,李小洁,邱微文 钟聪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土壤重金属污染除受其成土母质的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矿山开采与冶炼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广西的矿产主要分布于桂西北地区,因此本项目拟采用GS+、地统计学和GIS等方法对桂西北典型矿山流域(刁江流域)农田土壤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旨在探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为后续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做准备工作,并为相关部门对矿山流域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与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 201910603276 桂西北农村多维贫困测度与评价研究 林思妍 林冰,韦洋,龙佳佳,曾宪萍 谢余初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面向当前我国农村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需求,拟以桂西北农村贫困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维贫困和空间贫困理念,利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遥感、GIS空间分析技术等多种手段,辨识和分析桂西北地区农村贫困多维表征特征、构建适合本区域的农村贫困多维表征指标体系并进行度量与估算。利用空间贫困学理论、GIS和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农村贫困空间分异格局,揭示其贫困地域差异特征,旨在为广西农村精准脱贫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21 201910603277 左江流域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王倩 王缤,吴文静,于杰怡,吴铸琦 苏宏新唐金利 副研究员,实验员 自治区级 探索左江流域1961-2018年的气候因素(尤其是极端气事件)的动态特征,分析气候变化与ENSO、季风等的关系,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左江流域的防洪抗旱、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基础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持。。
22 201910603278 广西喀斯特区植被恢复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吴永欢 覃思胜,李臻明 蔡文华,杨健 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自治区级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问题严重,极大地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安全。一般认为,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经历草地-灌木林-林地的顺向演替过程。但由于初始石漠化程度差异,退耕后植被恢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项目以广西喀斯特退耕撂荒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植被恢复与地形和初始石漠化水平的关系,明确植被恢复动态及其驱动因子,为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数据。
23 201910603279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力学性质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包小怀 容莹 王升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土壤改良剂能够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农业用水效率,生物有机肥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肥料,具有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潜力。但目前缺少施加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水动力学指标和水分运移特征影响的相关研究。本项目通过室内土柱入渗实验,测定不同生物有机肥施量下土壤物理性质、水动力学指标及水分运移特征,并结合hydrus模型,确定能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物有机肥最佳施量,旨在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24 201910603280 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空间分布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陈红雪 李金玲,韦雨岑 黄胜敏 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将通过对广西邕江流域十几处贝丘遗址进行田野调查,采集各遗址GIS地理数据,建立贝丘遗址地理空间分布框架,揭示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进而探讨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该区域地理环境演化过程及人类影响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5 201910603281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北部湾棱皮树蛙分布区预测 何继业 谢英英,王洁,廖海 陈伟才 研究员 自治区级 北部湾棱皮树蛙是通过修订广西棱皮树蛙发现与越南的Thelotermacorticalis为同物异名,考虑到Thelotermacorticalis在北部湾沿岸区域可能都有分布而重新确定中文名为北部湾棱皮树蛙。因此,重新预测北部湾棱皮树蛙的分布对保护该物种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项目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和文献的数据,通过运用生态位模型预测北部湾棱皮树蛙的分布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26 201910603282 喀斯特石漠化典型恢复生态系统旱季氮转化速率及气态氮损失量化研究 何钦 陈书燚,彭秋,陈秀连 孙建飞 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喀斯特石漠化典型恢复生态系统特殊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及人为开垦等原因,使土壤中的氮素易随水流走,影响了氮转化速率并导致土壤氮素损失严重,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喀斯特不同演替阶段氮含量的表象,缺乏系统内氮转化速率及气态氮损失过程的研究。因此我们以喀斯特石漠化恢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法,计算氮转化速率和气态氮的损失量,旨在探明喀斯特石漠化典型恢复生态系统旱季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
27 201910603283 广西金钟山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 胡礼充 吕旺荣 王爱华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旨在提高人们保护金钟山的濒危植物的意识,为维护金钟山的自然环境做贡献。广西金钟山内有着贵州苏铁、中华桫椤、马尾树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本项目拟在植物保护学的基础上,拟采用宏观形态与微观分子手段相结合,选取区内1-2种珍稀濒危植物(拟选取马尾树和中华桫椤)为研究对象,从其野生生境、种群繁殖机制等反面展开研究,对其濒危原因进行探讨,为其进一步的保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8 201910603284 基于时序轨迹的典型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演变过程 蒋丽 林瑜,钟石娟,庞晴元 闫妍 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石漠化是指在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共同作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石漠化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本项目的研究旨在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在石漠化演化过程中,两种驱动力所占的比重大小,采用时序轨迹法作为研究方法,定量地研究石漠化的变化过程,以及定量地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所起的作用的百分比。
29 201910603285 钦州湾茅尾海牡蛎采苗区对典型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李柏池 莫凌卿,钱银姐,黄业鑫,庞祥鸿 高劲松 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牡蛎作为重要的海洋资源,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牡蛎苗的质量决定着牡蛎的质量,但由于环境的因素,牡蛎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牡蛎苗的质量,同时死亡率也升高了。为此本项目为了优化牡蛎苗生长的环境,找出环境因子对牡蛎苗的影响并对其分析,研究出更适合牡蛎苗生长的环境,从而更好的保护苗场,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0 201910603286 喀斯特优势树种木质部导管结构特征研究 李舒婷 黄广凤,马祯妹,肖雅婷 刘艳艳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导管是构成植物木质部输水网的重要组织,影响着植物能否将土壤中的水分安全有效地运输至叶片保证其生存。虽然科学界普遍认为导管直径与导水率有关,但无论是种内还是种间,导管直径对水力安全的影响在不同分类群之间存在很多不一致性。本项目将选取广西12种喀斯特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导管平均和水力直径、导管密度等指标,研究导管对植物适应胁迫环境的重要性,为预测喀斯特树种在复杂生境中的适应性变化提供实验依据。
31 201910603287 河口沉积物铁对磷的赋存形态影响的meta研究 李咏洋 刘数萍,冯洁,连洁心 李宛怡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磷的赋存形态决定了沉积物磷的吸附和释放特性及其稳定矿化程度,也就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磷的浓度,也就影响了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程度。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与其组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的交界地带,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再加上各种地球化学作用下,使重金属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偏倚并确保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Meta分析方法来找出河口沉积物铁对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
32 201910603288 基于深度学习的北部湾海域使用信息提取 蒙方鑫 李可初,苏建杰,马玉珏,龚月坛 何显锦 讲师 自治区级 近年来,北部湾海域使用情况发生着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而当前研究所面临着传统的机器学习不能自动提取原始信息的特征,海域使用状况监测的精度不够高,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沿海开发等问题。本项目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对海域使用信息进行精确提取,研究内容包括影像配准、地物分类、模型构建、信息提取。研究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的海域使用信息提取方法,为北部湾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33 201910603289 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灾害评估及建立陆海统筹先导区 农凯森 朱黄彬,张力戈,朱谨遥 胡宝清 教授 自治区级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北部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显著。为解决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相关部门提出陆海统筹发展思路。本项目基于抽样对南宁市、防城港市生态环境的考察,分析该生态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未来演化为生态灾难的可能性,并运用陆海统筹的方法将生态保护、生态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为建设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北部湾经济区提供理论支持。
34 201910603290 广西主要几种金花茶花粉形态学研究 秦琳娟 黄亚萍,苏敏,黄小琳 郝秀东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拟通过对广西防城金花茶、显脉金花茶、东兴金花茶等主要金花茶品种进行系统的花粉形态学研究,通过实验室处理、显微镜拍照,制作精美现代花粉图版,为今后金花茶花粉在表土、地层中的鉴定提供标准的图版;同时,也通过对其花粉图版比较,为金花茶品种的植物学分类研究,提供一份花粉学参考依据。
35 201910603291 桉树叶片化学参数与高光谱遥感信息特征研究 宋炫华 王萱雯,梁显华 黄玉清 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通过分析桉树叶片及林冠层高光谱数据与其化学成份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桉树生物化学参数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提供依据。因此对桉树叶片化学参数及高光谱信息特征可为进一步对桉树大尺度遥感信息提供基础。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植物化学参数分析方法,对柳州黄冕林场桉树叶片进行测量,获取数据并分析建模。根据植被的光谱特性,分析植被指数的特征;得到桉树不同季节的光谱数据,使其能为广西桉树的木材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36 201910603292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城市植物群落格局与动态研究——以南宁师范大学文星楼广场为例 王玥 林桂华,李淇旗,陈婷 刘菊,张成虎 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自治区级 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研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南宁师范大学文星楼广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再调查明确其空间结构和物种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密切关注和记录人类活动和自然实践对群落中各物种的影响,探讨在二十四节气和年的尺度上的群落植物空间结构、物种组成变化,以期在探索城市植物群落演替方面得到更多的预见性的科学依据。
37 201910603293 桂西北典型矿山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吴倩 丘玲,罗海,梁丹婷,何园燕 钟聪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我国桂西北大厂矿区是位于刁江流域上游的典型矿区,有色金属铅锌矿及伴生砷矿储量大,矿业活动对周边河流如西江及其沿岸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本项研究以刁江流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形态和空间分布等特征。分别采用联合概率曲线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预防和解决该区粮食安全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8 201910603294 基于影像数据深度学习的海上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吴雅华 苏晓燕 邬满,黄文龙 高级工程师,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受监管困难及利益驱动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沿海违规开发、随意围垦、盗采海砂等行为屡禁不止,海洋监管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人工监管手段已难以满足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项目基于高清遥感影像,建立海上目标(围填海、船只、蚝排等)样本库,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识别模型,自动提取影像中的海上目标及用海类型,为海洋监管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
39 201910603295 北部湾海岸带城市群生态网络评价 徐敏仪 闻爱玲,罗秀丽,冯仁慧 胡宝清 教授 自治区级 海岸带地区处在海陆交互作用频繁地带,在城市化作用下,该区域陆海生态斑块破碎化问题突出。项目拟借助ArcGIS、ENVI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处理分析,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构建北部湾海岸带城市群的生态网络基础数据库。以数据库结果作为约束条件,研究基于网络闭合度、线点率和网络连接度的评价方法,建立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以便于评价北部湾海岸带城市群生态网络完善度。
40 201910603296 钦州茅尾海脆弱承灾体调查与评价 姚玉梅 温玉娟,唐民 黄文龙,严小敏 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自治区级 近年来随着海洋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的增大,灾情损失日趋严重。而灾害结果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决定,所以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价对区域防灾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承灾体的脆弱性,为承灾体进行分级定类,并进一步分析承灾体与灾害等级之间的相关关系。本项目通过对钦州茅尾海承灾体脆弱性的调查,确定承灾体脆弱性承灾指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体系.
41 201910603297 大气氮沉降增加对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 韦丽凤 梁国威,杨恕,蔡依夏 贺同鑫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氮沉降增加,其通过影响植物凋落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产生影响。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肥力与植物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氮沉降增加对喀斯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存在必要性和迫切性。本项目以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13C示踪和PLFA生物标记物相结合的技术,研究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通过管理提高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含量。
42 201910603298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唐湘 杨思蕾 毛兵 副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拟在南宁周边选择芒果田、火龙果田、金桔田、玉米地、甘蔗地、林地、灌木林、退耕草地等8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同时,通过meta分析方法分析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
43 201910603299 泥沙含量及冲淤行为对南流江水中污染物降解过程影响研究 滕金倩 孙诗清,李丽珍,曹吴卓,杨凎 赵银军,莫莉萍 教授,讲师 自治区级 南流江流域流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本研究通过对南流江悬浮泥沙(对)影响氨氮降解过程和典型污染物测定结果的研究,(考察)探讨含沙量、泥沙粒径、泥沙颗粒性质等泥沙特性、初始氨氮浓度、温度、pH值、搅拌条件等外界因素对水体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降解的影响以及泥沙含量对水质参数(氨氮、CODCr)测定的影响。为南流江水体中污染物的科学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44 201910603300 基于高分影像的精细化绿地建成环境分析 谢舒怡 莫金宇,赵雨欣 罗国玮,段炼 教授级高工,副教授 自治区级 本课题首先采集和预处理样本数据,提取不同地物所对应的波段的影像,分割若干研究区;接着,利用全卷积运算,构建目标对象的特征生成具体对象特征,对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其次,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多标签分类,对分类结果结合地物时空关系构建城市识别模型,最后优化模型中全卷积运算影像结果的模糊和平滑和图像细节不敏感的问题,再次精确影像的识别与提取,获得城市建成环境的可视化信息,实现城市建成环境的精确识别提取。
45 201910603301 不同施肥水平下甘蔗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王海龙 孙欣怡 李卓婷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本项目拟以广西不同施肥水平的甘蔗试验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测定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阐明甘蔗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特征;定量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广西甘蔗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措施的评估作出贡献,并为实现甘蔗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6 201910603302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小洁 何园燕,冯子旭 钟聪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土壤有机质不仅通过影响养分利用效率、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等来影响土壤肥力,还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活性、农药残毒及重金属污染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剖面资料,结合广西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利用Kriging插值法绘制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为广西农业、生态和环境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7 201910603303 广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林冰 梁小燕,潘巍灵 谢余初 助理研究员 自治区级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往往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与不均衡性,如何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关系优化和整治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拟以广西各县区为研究单元,采用价值当量法计算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指标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采用Z-score等方法分析和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土地整治的分区,旨在为区域土地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8 201910603304 基于无人机摄影定位的植物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霍春霖 黎丽夏,黄小琳,陈潘燕,甘孙松 胡刚 副教授 自治区级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联是研究种群特征、种间相互影响及物种同环境关系的重要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为定位植物种群空间点格局获取提供一种快速测量法的方法,用方格纸标记好每株植物所在的坐标系。用照片确定好每株植物的坐标,根据记录的植物种名、生成种名、坐标、高度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的关联。
将本页分享到: